教研信息

课题花开别样红,深耕细耘促提升 —陈力名师工作室教研纪实

作者:    阅读:1,039次    时间:6月-15, 2021 11:01 上午

6月2日陈力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耕读别院开展教研活动,会议由工作室领衔人陈力老师主持,本次教研主题是课题资料整理和汇总。

活动目的

   目前课题资料收集工作已进行一大半,尤其是完成了研学基地资源的整合.为了更好的设计研学专题和研学线路,本次教研活动重在对已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总、整理、归类,为今后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。

二、课题汇报

   工作室成员曾小方老师向大家汇报课题工作,截至目前,工作室已经完成驷马水乡、华油中蓝、白衣古镇、土兴镇华山村田园综合体(生态甲鱼、桑蚕基地)、青凤芍药花海、邱家镇秦巴茗兰生态茶园、友谊水库、三十二梁(秦巴云顶茶园)、佛头山、双滩水电站、巴灵台、南天门、涵水花椒基地等13个研学基地的实地考察、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,尤其是走访调查相关资料已经理清思路并整理完毕。按照课题进度已经完成驷马水乡和白衣古镇的研学课程设计及PBL(项目式学习)研学计划书;也完成了土兴镇华山村田园综合体(生态甲鱼、桑蚕基地)、青凤芍药花海、邱家镇秦巴茗兰生态茶园、友谊水库、三十二梁(秦巴云顶茶园)、巴灵台等基地的研学课程设计。

   工作室全体成员集中对课题中期报告进行学习,就如何高质量撰写出课题报告进行探讨,最终认为:一是关键在课题由来及现实要求:在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现阶段,地理户外考察、社会调查、实验模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,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和品质,仅靠课堂教学根本无法进行,对全面落实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存在局限性。结合现状及综合分析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突出点,我们要清楚阐释课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。

二是关键在课题的研究目标:在基地、专题、线路研学旅行过程中,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;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、解决能力及地理信息的表达与交流能力,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、综合思维、人地观念、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。因此,要将地理核心素养贯穿在学生走访调查、探究思考、研究讨论的过程中,通过问题、活动过程及活动反馈等环节逐渐“活化”学生的核心素养。

三、活动总结

领衔人陈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,并结合实际情况,对后期课题工作进行再安排、再布置。主要内容如下:

(1)PBL研学计划书撰写

土兴镇华山村田园综合体(生态甲鱼、桑蚕基地)、青凤芍药花海、邱家镇秦巴茗兰生态茶园、友谊水库、三十二梁(秦巴云顶茶园)、巴灵台、佛头山、双滩水电站涵水花椒基地等基地的PBL研学计划书由工作室成员各自负责撰写,为了顺利推进课题工作,要求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。

(2)研学问题设置商讨

研学问题是研学旅行的“魂”,设计研究性、探究性的研学问题能将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具体化,能将理论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,通过研学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,真正成为“行走的地理人”。那么如何将问题设置成有层次性、有水平梯度、有深度和广度是亟需突破的瓶颈。首先各成员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;其次成员间就每个研学基地的问题设置进行商议、斟酌;最后,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,在每个研学基地问题设置的实践中去摸索,成长。

通常,我们将研学问题设置分为3个水平梯度。水平1侧重在:观察研学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,认识研学区域内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联系,由此加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并设计合理的研学线路及时间安排;水平2侧重在:分析研学区域内要素间的相互关系;水平3侧重在:运用要素综合、时空综合等思路,直观感受或间接信息获取研学区域内的优势,规律及发展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。以华山村生态甲鱼养殖为例:水平1:探究华山村饲养甲鱼的方法、过程;水平2:探究华山村甲鱼的生活习性,结合气候等要素探究生态甲鱼养殖条件;水平3:探究华山村其它水产品养殖业的条件及种类。

(3)资料整合

继续坚持基地研学、专题研学和线路研学的方向,在资料汇总、整合后,分基地、专题和线路三个方向进行,比如从红色革命、农业、工业、居民建筑、交通、水能、农家乐等角度深度挖掘,根据基地特点和区域实际情况,对市、县域内的研学课程资源进行整合,并与高中地理教材无缝衔接,规划设计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实践线路。

2021年第十一期(总第36期) 撰稿:曾小方 审稿:陈力   2021.06.02

上一篇:
下一篇: